旅游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游客杂志 > 旅游文化
来东北过大年

撰稿 / 张迪 摄影 / 吴乾隆、姚振海、张配仁、郭旭东、张涛、刘玉波

  “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当听到这熟悉的民谣时,“年”已经悄悄地向我们靠近了。你想热热闹闹过大年吗?你想真正感受浓意十足的年味儿吗?那就来俺们大东北吧!
  快看——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啰!迎春的对联贴起来啰!红火的秧歌扭起来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冰枝玉叶,晶莹剔透的雾凇冰雕;广袤无垠,充满生机的林海雪原……在这片热情的黑土地上仍保留着独特的风俗年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吧!
  进入一月(腊月),便标志着距离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只有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各种迎接新年的民间习俗悉数登场。开篇的这首北方过年民谣一定勾起了一代人对于儿时的回忆。贴春联、剪窗花、扭秧歌、放鞭炮……北方的年味儿总是能真真儿地走到每个人的心里。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大东北冰天雪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农事上是“闲”了,但人们生活的节奏并未因此而放慢,大家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马年”迈进的步伐。
  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家家户户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而现在,甚至还有拖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年”才算真正结束。



  农庄过年
  春节对东北人来说主要是休息和娱乐的日子。过年期间人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或串门聊天,或扭秧歌、跑旱船、打扑克、玩麻将,快乐的孩子们则忙着吃糖果、放鞭炮、打“冰嘎”(陀螺)、拉爬犁,玩得不亦乐乎。满族的姑娘媳妇和女孩子春节期间爱玩“嘎拉哈”,这是一种用猪、羊或狍的后蹄骨头制成的玩具,有的还染上各种漂亮的颜色。三五人围坐在炕上,或单人一伙,或两人一组,其玩法有掸、摞、抓等多种形式,很是有趣。
现在,一些大城市禁止放鞭炮,这对于放了上千年鞭炮的中国人来说,未免有些失落。有的人为了过鞭炮瘾,特意跑到农村或郊区过年,专为体验那种红红火火过年的气氛。  
  坐在热乎乎的炕头,喝上几大碗撒着红辣椒面儿的酸菜汤,即使屋外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也是浑身热乎乎的暖和。满眼都是红艳艳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精致的窗花……在东北农庄里做客,盘坐于火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喝着香喷喷的楂子粥,再加上东北特酿小烧酒,甭提多惬意啦!

  红火秧歌
  二人转、踩高跷、扭秧歌是东北人的挚爱,这些源于农村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表演尽管在城市的舞台上也能见到,但远不及在乡下那般红红火火。生长在黑土地上的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在热情洋溢的形式中尽情挥洒,让你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过年的喜庆,还有来年的好兆头。
  新春秧歌闹红了整个大东北!看吧——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欢快喜气的喇叭声、秧歌声。精心的装扮,精彩的高跷技艺,热闹的锣鼓,洋溢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任谁都会忍不住加入到这秧歌队伍中。

  除夕守岁
  据悉,在唐朝初期,就有守岁的习俗,唐太宗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东北过年仍保留着这种习俗。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一夜不睡,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新年寄以美好希冀之意。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观看春晚,边吃边聊,谈笑畅叙。也有的人家打打扑克,玩玩麻将,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快的乐曲。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散驱走,期待着新一年的吉祥如意。
   
  年夜大餐
  对于除夕大餐来说,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鸡取“吉”的谐音,代表着吉祥、吉利;鱼自然要越大越好,不但为了美味可口,还要取一个年年有余的口彩,就算没人吃也要端上摆在桌子中间。吃饭之前,要放双响炮,俗称“二踢脚”,随着炸开的红色纸屑,送走上一年的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实乃“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除了除夕大餐,守岁的午夜时分还要吃顿像模像样的饺子。年三十的饺子绝对是过年的重头戏。所以,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这里面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呢。包饺子首先是调拌饺子馅,饺子馅有荤有素,有的地方是严格区别的,但更多的是荤素搭配。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很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在外形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矩。人们再忙,年三十的饺子也要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口彩。但在东北有些地区的农家,饺子却不能摆成圆圈。据说把饺子摆成圆圈,会使日子越过越死。必须横着排成行,这样方能使财源四通八达地涌来。有的人家还会往饺子里放花生或果仁,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东北年味
  东北人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如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统称之为“年货”。下面是几种大东北独一份儿的特色年货!
  ■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过去乡下过年,包豆包可是过年的大事,大人孩子齐上阵。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东西样式也越来越多,粘豆包在餐桌上也不稀奇了,倒是城里人越来越偏爱这一口。豆包外型大都一样,关键吃起来看口感,蒸熟后,用油煎,金黄可口,蘸着白糖吃更是美味。豆包的底垫是用苏子叶、玉米叶或白菜叶等铺垫的。农家最常用的是玉米叶,秋天把玉米叶洗净一捆捆晾干备用,玉米叶垫干爽不粘豆包,一拎一拉,豆包就干干净净地落在碗里了。还不快来东北吃最纯正的粘豆包,一品这十足的年味儿?
  ■ 腌酸菜
  酸菜是东北人家必备的腌菜之一,因为东北的天气寒冷,而且冬季较长。在过去,新鲜的蔬菜是保存不下来的,所以家家户户在秋天就买好大白菜,腌制酸菜,等到入冬就可以食用了。现在的东北地区,绝大部分家庭仍保留了腌制酸菜的传统习俗。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热气腾腾又美味的排骨炖酸菜或是有滋有味的特色川白肉,甭提多惬意啦!
  ■ 杀年猪
  杀年猪也是过去东北过年的一大项目,杀猪庆贺一年的收成,也期待来年的风调雨顺。东北人有句老话——“越过越有”, 接近年关,猪是一定要杀的,而且要热闹地宴请亲朋邻里一起庆贺,热闹至极。因此,猪肉炖酸菜,猪肉炖粉条自然成了东北的硬菜了。虽然现在有些过年的习俗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却让人记忆犹新。
  ■ 冻秋梨、冻柿子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别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冻梨和冻柿子。据悉,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既能解酒,还能解油腻呢!

  冰灯·花灯·冰雕
  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也是东北过年的一大亮点,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极目四望,千里冰封,东北大地已然变幻成了童话中的冰雪王国。
  正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爱好花卉,每年举行一次“花市”一样;生活在东北的人们酷爱冰雪艺术,每年新春前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冰灯游园会”。在火树银花、争奇斗艳的灯会上,人们不禁会被造型各异的冰灯所深深吸引,闪烁各种色彩的冰灯映照着唯美的夜空,穿梭其间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奇幻世界。
  据悉,冰灯的起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古时候,居住在北方地区的农夫或渔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马或捕鱼时,为了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偶尔用水桶盛水冻成冰罩,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间,以防被风吹灭。后来,有的穷苦人在新春佳节或上元之夜,不甘寂寞又买不起灯笼,也做冰灯摆在门前凑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用的冰灯才变成了如今具有艺术价值的观赏品,而这种传统方式也形成了民俗被保留了下来。
  在观赏冰灯时,还会看到很多色彩缤纷的花灯点缀其间。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们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北方灯节的主角之一。色彩艳丽,造型各异的花灯,搭配着颇具特色、工艺精巧的冰灯,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
  冰雕雪雕也不甘寂寞,在这个冬季闪亮登场。它们是孩子们的最爱,许多造型源于动画片里的角色,此时它们仿佛也有了生命,正调皮地摆出各种造型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呢!

  来东北过大年,就是为个红火热闹,图个喜庆欢乐!鞭炮、秧歌、大红灯笼、美味饺子,这些新年元素,把我们包围在浓郁的“春节”氛围里。当新年钟声敲响时,一场全民盛宴便开始了!挂红灯、贴对联,东北人、过大年,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向阳花木三春秀,得意马蹄一路风。在此祝大家马年大吉,马到成功!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游客杂志 辽宁游客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333号(恒运商务)2007室
电话:024-31090181 传真:024-31090184 邮编: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