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推介
您当前的位置 :游客杂志 > 会员推介
奏海港交响 谱光影华章
--- 赵洪健摄影访谈

撰稿/王成山 摄影/赵洪健

化肥夜战  看着赵洪健的工业题材摄影尤其是营口港鲅鱼圈港区的摄影作品,你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活的鲅鱼圈港区全景图:港区作业现场,一座座巨大的龙门吊比肩林立,各色集装箱堆积如山,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满载集装箱的货轮正缓缓驶离港口……赵洪健的作品不是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他拍出了港口的磅礴大气之美,拍出了码头工人积极向上的健康之美,所有这些,展现出的是一种阳刚之美!可以这么说,赵洪健的作品是很男人的片子!

  鲅鱼圈一家幽静的茶楼里,和赵洪健老师对面落座,多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对摄影艺术的感悟从他口中娓娓道来。他文质彬彬的外表和文雅的巨轮牵首谈吐让人颇感亲切,而他对摄影艺术尤其是工业摄影的解读和热爱港口并执著于拍摄港口的精神,更是令人折服和感动。
  赵洪健出生在熊岳印染厂的家属宿舍——和平村里,从小就经常接触到厂里的美工师。看着美丽的花布从美工师的笔下诞生,他感觉好神奇,这也让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着自己拿起笔来描画眼中的美好景物。上中学时,赵洪健参加了熊岳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师从鲜成祥老师和申家堡老师学习美术,此时打下的良好美术功底,也为他日后的摄影创作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赵洪健第一次接触到的照相机,是向文化馆老师借来的。在短暂拥有相机的日子里,他格外地珍惜,忘情地拍摄着身边的一切。赵洪健很快就迷恋上了这个用镜头和胶片来作画的机器,父母也省吃俭用很长一段时间,让他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赵洪健的母亲曾经在厂子里当过车间的赤脚医生,聪明的赵洪健便就地取材,把小医药箱改成了曝光箱,在简陋的小暗室里自己冲印照片。看着一幅幅图像从漂浮在脸盆里的“纸片”上显现出来,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赵洪健和同伴们被分配到盖县杨运公社,后来转点到九垅地古家子青年点,与社员们一同劳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更由于身处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想买到胶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此时的赵洪健,不得不收起了心爱的相机,还好有画笔陪伴着他。
  白天总是忙忙碌碌地和社员们干着农活,晚上回到青年点,别人在金湾闲聊,赵洪健却拿起了笔,凝神专注地在一张张纸片上挥洒涂抹,精勾细勒。大队部、青年点、知青、社员以及田间地头的小景,都成了他绘画的素材。这些特殊年代的画作,他至今仍然珍藏着。每次翻出这些泛黄的画,特别是与当年的同届知青一同看着画面上一张张意气风发的面孔和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大家的心情难以平复,仿佛随着这些画穿越时空,一起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度过四年多的下乡生活后返回了城里,生活环境的改善让赵洪健有条件重新拿起相机,他像是和久别的朋友重逢了一样喜悦。几经辗转后,赵洪健最终落户到营口港务局鲅鱼圈港区工作,他在这里一干就是二十几年,直到如今。
  二十几年来,赵洪健无论是从最初的做装卸工,还是后铁臂唱晚来任职公司办公室、宣传科、党办、局新闻中心副主任以及一公司的工会主席,都是兢兢业业,一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很难得有空余时间。但他硬是利用周末、节假日以及起大早、贪大黑挤出来的时间,拍摄了大量的鲅鱼圈港区图片,记录了港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和变迁。虽然辛苦,但赵洪健乐在其中,尽情享受着摄影带来的快乐。
  很多人以为工业摄影很简单,就是简单地把“机器加人”拍进来就可以了。实则不然,工业摄影作品那特有的力度美、线条美、冲击美,可不是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就能捕捉到的。赵洪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摄影作品画面的艺术形式,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工业题材摄影,一定要打破在画面上重复的‘机器加人’的伴月单调陈旧模式,力争将最为平凡的东西拍出不寻常的韵味,关键是如何在常见的表现手法中加入描述环境场面、线条光影的新鲜元素。有人看到工业场景的火热气氛,就认为拍工业片不难,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话题继续深入,赵洪健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例如我第一次去鞍钢鲅鱼圈新厂拍片时,觉得钢铁厂有气势、有色彩,会很好拍,可在那儿转悠了几个小时也没按几下快门,因为面对这样的大场景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什么都想拍又觉得什么都不好拍。没有长期生活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是很难从纷乱的环境中提炼出简洁的画面的。工业片要拍出气势壮美的特色,也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要有摄影技术,更重要的是摄影人对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们要有真雄姿情实意,对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以及劳动成果有发自内心的尊重。”
  赵洪健深爱着工业题材摄影,他也非常注重在工业摄影中融入文化内涵。他说:“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宏伟场面无疑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以几何体堆积成的机械设备厚重鲜明的色彩、千变万化的光影、静与动的交融、线与面的对接、新与旧的对比等等,无不体现出工业摄影的美感。但是我们要用人文文化观念挖掘工业题材摄影创作的内涵,劳动者应该成为工业摄影创作的突出要素。社会劳动总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有血肉的生命与无生命的机器之间的一种奇妙的情感交融,摄影创作应该有一种对劳动的喜悦和赞美之情,是一种对劳动美的特殊形态的表达。摄影师要正确理解工业劳动者在钢铁机械群中的劳作和拼搏,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用手中的相机来刻巨轮画,来赞美!”
  赵洪健在鲅鱼圈港区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几年,对港区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亲眼目睹了鲅鱼圈港区从一个煤码头起步,一步步跨入亿吨大港的行列,以港为家的他为此深为自豪。赵洪健每次到码头现场见到一艘艘万吨巨轮、高大威武的装卸桥、门机、龙门吊,内心都非常的激动。同时,他也在用心捕捉着光与影的变化,记录着钢与铁的交响、力与情的和弦……

  赵洪健,1956年生人。辽宁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鲅鱼圈分会理事。
  赵洪健从小爱好美术及摄影,擅长拍摄工业及风光、民俗等题材。他在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工作多年,拍摄了大量图片记录着海港的今昔。

辉煌营港 风雨之前 抢卸矿石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游客杂志 辽宁游客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333号(恒运商务)2007室
电话:024-31090181 传真:024-31090184 邮编: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