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游客杂志 > 旅游资讯
加快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势在必行

文/王明繁

  8月20日,我国第一部国家级地区性的发展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出台,是继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再一次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呈现在东北三省一区人的面前。对此,东北人在想什么?三省一区怎样干?加快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迫在眉睫。

  一、迅速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
  在当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异加快的大背景下,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旅游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建立“一站多程”的无障碍旅游区将优化整合国内旅游资源,加快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的步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全面加强旅游合作的大势所趋和实现地区旅游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落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华南九省加港澳,简称9+2)一直占领着中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龙头地位。近年来,长三角(江浙沪)、环渤海(京、津、晋、鲁等)区域旅游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公认的三大旅游经济区,各具特色、各具优势,形成带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快速崛起的中部旅游区,异常火爆的湄公河旅游区,世人瞩目的西部旅游区和海峡两岸旅游区。那么东北要振兴,旅游怎么办?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当前倍受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关外辽、吉、黑、内蒙三省一区(3+1)地处中国的东北,以亚洲东北部区域为范围,国内与华北、华东;国际与日、朝、韩、俄、蒙相毗邻,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协作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联系密切,边境旅游发达,地缘优势明显,彼此互为客源市场,发展区域旅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组合性,具备很大的协作潜力。整个区域拥有形成统一目的地的条件,并且为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第五、六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服务业,协调区域发展。其中规划提出的旅游业发展的八个重点:一是发展高纬度极地滑雪旅游、山地冰雪运动旅游和大众冰雪娱乐旅游;二是发展森林草原湿地旅游;三是发展火山温泉旅游;四是重点在沈阳、鞍山、长春、大庆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开发工业旅游,积极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五是以现代农业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和旅游型特色村镇,开发农业旅游;六是以红山文化遗址、高句丽遗址、辽宁“一宫三陵”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旅游;七是完善重点边境口岸城市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善通关环境,丰富边境旅游内容;八是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发展滨海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从八个方面为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现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虽然已经提出有3-5年了,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各省区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没有很好地达成统一的共识,其主要因素是没有一个区域的龙头和有效的协作机制。
  辽宁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是中国的旅游大省、经济大省。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可以明确体现出辽宁在东北地区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的地位。辽宁航空、铁路、海运四通八达,国内与华北、华东和吉林、内蒙联系密切,国际上相邻的日、韩、俄、朝等国的领事馆都设在沈阳,便于协调和联系沟通。加快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必将对辽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五点一线”建设及全面落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辽宁旅游要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担当起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带头人责无旁贷(当然吉林、黑龙江省或日本、韩国、俄罗斯也都可以担当此任)。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总是需要一个领头者。我认为每年由省政府在大连举办的辽宁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是全面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交流的有利时机,以博览会或举办各项活动为平台,组织策划东北亚旅游区域合作高峰论坛,研究探讨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具体内容,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轮值的方式,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由东北亚五国分别每年安排组织一次区域旅游的协作活动。由国内各省区和各国轮流主持,采取先国内后国际的区域旅游合作方式,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问题、具体策略和措施,定期召开区域旅游交流会、座谈会和高峰论会。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和合作框架,真正使东北亚旅游区域合作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研究面向国内国际的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宣言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计划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推动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建设,有计划地开展编制青藏铁路沿线、丝绸之路、川滇藏旅游区规划,以及京津冀、东三省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海峡两岸、粤港澳三地、湄公河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如粤、港、澳大三角的旅游合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推向世界。湄公河地区旅游开发涉及到中、越、泰、缅、老五国,受到亚洲开发银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图们江区域旅游开发虽然目前刚刚起步,但联合国计划署非常重视,范围涉及到中、韩、朝、日、蒙、俄六国。
  辽宁作为东北亚区域旅游的龙头,首先要在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在广泛征求各省区和各国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或《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宣言》,明确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具体内容及措施,统一包装、统一策划、统一宣传。首先要着重做好东北3+1区域旅游合作,定期组织召开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开发研讨会,共同探讨与解决国内各省区旅游策划、规划及项目运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出现低水平的雷同产品,努力使旅游开发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建立固定的联络机制,各方指定日常工作的联络处,负责各地旅游合作交流的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各地旅游投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接待、安全和重大节庆活动的旅游预警机制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其次是在国际上与区域各国按照“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选择最佳结合点,推出适合不同旅游消费需求的精品线路,组织行之有效和方便快捷的跨区、跨国旅游通道。共同营造大旅游环境,引导和促进旅游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共享区域旅游合作成果。
  珠三角“9+2”区域合作建立的最高行政首长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和政府部门协调制度,把推进发展“9+2”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适时商定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划、协调合作事项的落实,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和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创建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从而有效地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快速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不仅要有国内的区域合作,还有国际的区域合作。首先要做好国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如8月10日,第三届东北7城市市长峰会在哈召开,把共建东北大旅游格局作为主题,提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确立一条名为“神奇的东北”精品旅游线。这只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小区域局部合作。东北四省区可以集中组织策划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知青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滨海旅游、边境旅游、草原旅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也可以是国内跨越几个行政区的,如珠江三角洲,华东五市游;还可以是一个流域的,如湄公河流域,长江三峡,长白山脉,松花江流域,三江平原游等。区域旅游合作也是跨越国家的国际区域,如欧洲经济同盟,欧洲五国(德、法、荷、比、卢)8日游,欧洲十国(德、法、荷、比、卢、意、梵、奥、瑞、列)14日游,北欧四国(丹、挪、瑞、芬)8日游;东南亚五国游,澳、新12日游;东北亚区域旅游可以策划东北四省区游和东北亚中、日、韩、俄、朝、蒙六国游或中日韩、中蒙、中俄、中朝5-10日游等。通过开发和培育多条深受不同中外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使东北亚区域旅游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深化合作内涵,建立无障碍旅游
  在东北亚旅游区域内,国内各省区要允许各方旅行社按经营范围在本地组团后直接到区域内的任何景区进行旅游活动,而不需要经地接社中转和配备地接。在区域内允许旅行社通过参股、并购以及品牌输出等形式,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非法人分社。要合作建设多特色、多层次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如在国内区域内合作建设红色文化型、绿色生态型、都市名城型、乡村风情型、名胜古迹、山岳峰林型、江湖水泊型、流域文化教育型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合作面向区域内、面向全国、面向国际的多层次的旅游目的。要合作搭建旅游宣传促销的平台,共同举办区域内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统一集中布展。统一设计包装精品旅游线路,如欧洲五国游,东南亚新、马、泰、港、澳五国(地)游,设计包装精品线路,实现一程多站、利益共享,推行游客一卡通和导游一证通、旅游车一路通等,真正使东北亚五国游也能象东南亚五国游和欧洲十国游一样方便快捷。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与联动来消除体制障碍和地区壁垒,促进竞争特别是充分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形成,从而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减少了各企业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让旅游企业多出题目,政府帮助扫清障碍,实现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很好结合。克服长期以来的行政区经济和部门条块分割限制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旅游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产品同构性大,旅游企业散、小、乱、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或出现问题。例如困扰旅游行业零团费的问题,如果仅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省区制定消除零团费的政策,一般很难有所作为,而实现区域联合,利益的共同点找到了,实现的可能性就很大。只有很好地实现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就能进一步发展包括跨国和跨洲的区域旅游合作,这也是促进辽宁乃至东北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作者王明繁系辽宁省旅游局宣传处副处长】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游客杂志 辽宁游客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333号(恒运商务)2007室
电话:024-31090181 传真:024-31090184 邮编: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