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国门
您当前的位置 :游客杂志 > 跨出国门
繁华迷幻的异域天堂
--- 印度

图/印度旅游局提供 文/张冰莹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印度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和英国之间爆发了普拉西大战,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国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新德里现为印度首都。新德里城区街道宽敞幽静,绿树成荫,中心地带还有保护得非常好的大片自然状态的森林。街上终日行人稀疏,难见车水马龙、交通拥堵。使馆区环境则更好,有近百个使馆都集中在这个地区。各国使馆都以自己民族风格建造,展示着各国建筑文化的风采,将新德里的使馆区装扮得分外妖娆。老德里却混乱依旧,随处可见拥挤的小巷、破败的房屋、衣衫褴褛的路人。面积1483平方公里的德里有人口1280万,一多半生活在这里。
  整个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市中心耸立着宏伟的建筑群,如国会大厦、总统府、印度门等。城东部亚穆纳河畔,有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甘地冢。城南有建于1930年的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和图书馆,因庭院前有3个手持长矛的古代武士铜像而又称“三偶像公馆”。
  在国会大街的琴佗孟佗公园内,有建于1710年的古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共有14组奇形怪状的建筑,分别用来测量日月星辰。在新德里,寺院神庙随处可见,最有名的一座神庙是比拉财团出资修建的拉克希米-纳拉因庙。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
  此外,还有艺术宫和博物馆等名胜以及著名的德里大学和不少科研机构。新德里交通地位重要,通5条国家公路、6条铁路,建有两座机场,其中英·甘地国际机场设备先进。许多世纪以来为印度北部的商业中心。象牙雕刻绘画、金银绣制、饰器和铜器制作等手工艺闻名海外。
  佩戴头巾的贵族、荒野沙漠中衣着鲜艳的游牧民族、沙漠中辉煌的皇宫等等这些在印度的大多数地方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在拉贾斯坦这块土地上却能实现愿望,这里是印度最有民族特色。给人留下最多美好印象的地方,而其中的首府斋浦尔则是集大成者。
  来这里旅游,最过瘾的莫过于居住在带有空调的豪华帐篷里,这是拉贾斯坦的封建王公们狩猎或是度假时惯常采用的休息方式,帐内的摆设丝毫不亚于室内的客房。地上铺着精美的地毯,绣着名贵的图案,金属质感的器皿凸显珍贵。下午阳光斜射,可以在帐外的凉躺椅上打发时间,看看报纸,或是阅读一本杂志,侍者递上可口的小点心,配上印度红茶或是饮品,非常舒适。
  Oberoi位于郊外,加上过去便是王公贵胄们狩猎宿营之处,周围有很多有趣的户外活动。如果不想在酒店里呆着,可以去周围的丛林里狩猎,由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着,到斋浦尔郊区的灌木丛中感受围猎的乐趣。
  艺术同样是在Oberoi接触得多的,从建筑物到庭院设计,小到一件小摆设,都很讲究,而且不乏艺术性。艺术品装饰与现代化的布置交相辉映,极具富丽堂皇。
  在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囊括了8项大奖的《贫民窟与百万富翁》成为最大赢家。这部取自孟买的电影,向全世界展示了孟买的新变化。电影的最后,兄弟俩(两位男主角)站在正在修建中的商业大楼上俯瞰这个城市,哥哥颇为感慨地说:“那里曾经是我们居住的贫民窟,现在全都是商业区,印度现在也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了。”而孟买,则是这个中心的中心,你能想象吗?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泰姬陵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泰姬陵于1631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这导致莫卧儿王朝的衰落。沙·贾汗国王原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仅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泰姬陵的建造动用了两万役工,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亚穆纳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胡马雍陵(Mausoleum of Humayun)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Humayun)的陵墓。陵墓主体建筑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四面为门,陵顶呈半圆形。整个建筑庄严宏伟,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石棺。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胡马雍陵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胡马雍陵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000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
  陵园大门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
  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时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窿。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
  德里红堡位于新德里,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是由蒙兀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所建,为象征莫卧儿帝国强大势力一个标志性建筑,自1639开始建造,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才完成。自沙·贾汗皇帝时代开始,莫卧儿首都自阿格拉迁址于此。红堡属于典型的莫卧儿风格的伊斯兰建筑,位于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因整个建筑主体呈红褐色而得名红堡。
  红堡有护城河环绕,东北角为建于1546年萨林加尔古堡(Salimgarh),四面环以厚重的围墙。围墙为石质,总长度约2500米,高度临亚穆纳河一侧稍低,临德里主城区偏高,从16米至33米不等。
  红堡周围城墙高耸,气势非凡,在设计时同时兼顾到美学及战略因素。可从德里门或拉合尔门进堡,拉合尔门面朝曾为莫卧儿王朝国都的拉合尔(现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城堡内的建筑包括明珠清真寺、公众厅与私人厅以及专供皇帝使用的冉玛哈勒宫等。
  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在此从宝师学习十年;此外来此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我国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五年,玄奘《大唐西域记》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那烂陀寺都有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游客杂志 辽宁游客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奉天街333号(恒运商务)2007室
电话:024-31090181 传真:024-31090184 邮编:110013